您的位置: 首页 >仁爱教师>教研天地> 详细内容

教研天地

智慧碰撞,同研共进 ——记2024-2025学年上学期生活语文教研组研讨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0 19:55:59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1010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生活语文教研组携手内蒙古鄂尔多斯特校教师开展了热烈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并促进两地特殊教育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433eabbdcbb34be494850ce0848efa58.jpg

活动伊始,边东雪老师围绕其公开课《我有一双手》进行了说课。边老师创设了“我的小手真能干”争霸赛情境,利用三个闯关游戏将本课学习任务串联起来。这个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边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科融合,她将生活语文与生活数学、绘画手工等学科进行了巧妙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能接触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生活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e7cabe2d3566420e82ae1188aa34e3e8.jpg

c344835508ad4a9c85f3c06a80a6d4a3.jpg

在评课环节中,组内教师对边老师采用的多感官教学策略以及个性化学习任务的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视觉、听觉、动手实践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个性化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在自己的舒适区外进行挑战和成长。同时,大家一致认为学科融合的理念值得推广,但在融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度”,不能丢掉语文学习的核心和特色。内蒙古鄂尔多斯特校的教师认为游戏化教学策略得他们学习,当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时,学生更愿意参与。

151f8968587d4e37b949097b8e99db8f.jpg

随后,两校教师共同围绕内蒙古鄂尔多斯特校教师即将开展的公开课进行研讨。三位内蒙古的教师各自围绕自己的课题提出了讨论点,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纷纷建言献策。针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余佳慧老师建议丰富班级环境创设,布置地标性建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针对《阳光》一课,仁爱学校的老师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阳光”的作用展开了讨论;针对《独自在家的安全》,徐启帆老师建议创设“帮小兔子解决问题”的情境,将学习任务串联起来。大家集群策群力,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案。

22149cdf8e7a45638a95d482fe98b2e2.jpg

最后,全体教师围绕“寻找适合中重度自闭症学生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与专业智慧。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和学生之间的默契,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支持。同时,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在教室设置集中学习区和个人工作区,进行学习场域的变革。

此次联合研讨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更是一次特殊教育领域内的思想碰撞与智慧火花。教师们会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文字:边东雪

图片:孙瑜

编辑:梁雅崴

一审一校:肖皓月

二审二校:顾义寒

三审三校:葛增国

 


终审:仁爱学校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