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共研·融创 ——记第三期仁爱创享汇活动
2025年5月28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以“聚焦·共研·融创”为主题,举办第三期仁爱创享汇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兴趣驱动、康复实践、支持性学习工具”三大核心议题,从长、中、短三个时段搭建特需儿童健康成长的支持体系。
创新教育模式:以兴趣驱动教育革新
仁爱学校探索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模式,率先建立星光塾学习成长支持中心。星光塾教师牛智慧关注儿童的优势能力和发展潜能,以一名孤独症儿童为例,做《兴趣驱动的孤独症教育——从神经多样性到教学创新》的主题分享。牛老师介绍了基于“优势深挖、兴趣撬动”的双轮驱动策略,构建了“专业能力培育→社会适应转化”的动态成长模型,以具体实践印证兴趣是孤独症儿童认知世界的关键入口。
实践四能课程:以马背律动见证康复成效
江苏省肢体障碍教育研究基地项目负责人薛婷带来《特需儿童运动康复实践——以马术治疗为例》主题分享。自2018年以来,仁爱学校与世骑家马术中心合作开展马术课程项目,近30位特需儿童参与其中,教学时长达60000多分钟,特需儿童康复成效显著。马术课程作为赋能课程之一,正从新兴疗法发展为个性化康复体系的重要拼图,为特需儿童探索出充满生命力的成长路径。
聚焦关键能力;以支持性学习工具赋能未来发展
仁爱学校重视专业共同体建设,组建了一支实操型科研先锋队。先锋队成员教师许璟蓓分享《特殊教育中的支持性学习工具》。许老师注重以支持性学习工具实现儿童关键能力的突破,展示了辅助性技术、资源和策略等多样化的支持性学习工具,结合生动案例展示了多学科、多场景的工具应用实践。
活动最后,校长范里进行总结指导。范里校长指出,活动充分展现了仁爱教师的扎实学识与仁爱之心,并鼓励大家在教育教学与科研中持续探索、勇于创新,为特需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本次创享汇活动以教育教学促进特需儿童关键能力的提升,以研究视角探索多元化成长路径,赋能儿童未来发展。无论是个别化教育的落实,还是支持工具的高效使用,都指向同一个信念:让每一位特需儿童人生出彩,让每一位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文字:许璟蓓
图片:融媒体 杨露
编辑:融媒体 梁雅崴
一审一校:袁草香 二审二校:章雪 三审三校:汪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