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仁心雅趣・游文化市集 ——仁爱学校非传统课程日系列之文化节
金秋送爽,双节将至。9月25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9月非传统课程日文化节以“觅仁心雅趣・游文化市集”为主题举行。

文化节通过本月前期的非传统课程日——文化日的铺垫和准备,迎来月主题的集体实践。通过设立10项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打卡项目,将传统中秋韵味与爱国情怀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厚植家国情怀,度过一段兼具乐趣与含义的时光。



活动当日,晴空初现。五色操场上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志愿者们已经“手拉手、心连心”合成同心圆。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嫦娥仙子奔月的传统文化节目在圆心上演,孩子们欢乐的跳着学校自谱曲目的“我能行”舞蹈,随后不断地向圆心涌去汇聚在嫦娥仙子周围。他们学习着传统文化、享受着歌舞带来的欢乐。传统文化会说话!整个五色操场俨然成了文化的实践课堂。

同心圆舞蹈活动后,教师们为学生讲解各场馆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结合学生月主题目标,为每个学生量身设定今日闯关内容,学生们人手一份活动地图与任务清单。他们带着期待与兴奋,带着个别化的实践任务,开启专属文化游园之旅。

运动展活力,歌舞奏新章
“红歌馆”中《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经典曲目响彻校园,学生们手持红色摇铃齐声歌唱,歌声里满是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同样,在“民族舞馆”中,同学们穿着上国风服装,在舞步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大家围在一起,一边学习动作,一边感受传统舞蹈的魅力。


“重走长征路”障碍赛上,爬行垫、障碍栏等模拟着长征岁月的艰辛。孩子们深刻领悟革命先辈的不易,将“坚持”二字记在心中,勇敢向前;
“玉兔运粮”的传统文化游戏里,孩子们模仿玉兔跳跃前进,运送“粮食”,欢声笑语中尽显童趣。

品传统文化,绘大好河山
“描绘山河馆”中,孩子们努力拼出中国地图,在老师讲解中认识省份,分享地理知识,对祖国疆域的认知更加直观;
“毛笔绘文化”中,学生们手握毛笔,在宣纸上认真书写“中国”“中秋”等字样,墨香中感受汉字韵味;
“画京剧脸谱”、“56民族服饰涂色”更让学生自主发挥艺术创作,在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之美。

仁爱游园热,中秋月饼甜
中秋特色打卡项目更成热门。“漆扇馆”中,学生们发挥创意把印有“中秋”的扇子漆上各种精美花纹,让朴素漆扇变身节日作品;
在“制作中秋花灯”“制作中秋月饼”项目中,有的同学跟着老师折纸、装灯串,点亮花灯的瞬间,笑容绽满脸庞;有的同学揉面、包馅、压模一气呵成,欣赏着自制冰皮月饼,满是中秋节日的温馨。

集章兑好礼,志愿暖全程
文化节的“打卡集章兑换”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体验感。孩子们展示着自己的集卡清单,先后参与了兑换小国旗、趣味套圈等活动。
看着游园卡上的印章逐渐填满,再通过运动拿到心仪奖品,孩子们成就感十足,参与感十足。

现场,仁爱学校部分家长和家委会的成员们、爱心单位大悦创新(苏州)医疗科技股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们忙碌不停:带领孩子活动、协助项目开展、分发材料。他们的热情与付出,成为校园里温暖的“红色风景线”,让学生们感受到家校社协同的全面关怀。

此次仁爱学校文化节游园活动,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学生们在参与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爱国与传承文化的种子埋进心底。这份独特体验,终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珍贵回忆,激励他们未来继续探索文化之美、践行爱国之情。
文字:张凯歌
图片:融媒体
编辑:融媒体 梁雅崴
一审一校:张凯歌 二审二校:张紫航 三审三校:顾义寒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