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融合教育实践 探索教研一体路径 ——记葛增国名师工作坊第二十七次研修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委《“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江苏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动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探索融合背景下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教学,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苏州工业园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园教〔2018〕18号)的文件精神,加快普通学校(幼儿园)融合师资专业能力发展。2025年3月27日,葛增国名师工作坊在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举行第二十七次研修活动。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本次的工作坊活动开展了两节精彩的公开课。查成老师执教的是普通学校语文五年级《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通过重点词语的复习帮助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化视觉支持词卡,帮助其顺利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细读体悟课文细节,提炼人物艰难的抉择过程,引导学生在文章细节中感受伟人胸襟,深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深刻含义,感受毛主席的伟大形象。借助教学PPT、词语卡片、抉择图等丰富多样的教具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评价方式也十分多元,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张梦凡老师执教的是培智学校六年级的绘本阅读课——《章鱼先生去拍照》。课程伊始,张老师通过展示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照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唤起他们对拍照的生活体验。随后,她引导学生进行分享阅读,通过自主阅读和照片配对等互动活动,促使学生关注绘本中的图文信息,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节阅读技巧。课程的高潮部分是学生亲手制作照片墙,并模仿章鱼先生的造型,这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和拓宽了他们的学习体验。
针对两节精彩的公开展示课,听课的资源教师以及巡回指导教师进行了细致点评。他们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差异化教学策略及课堂生成效果等角度展开分析,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以生为本”“融合共生”的教育理念,并对课堂中的动态调整提出了优化建议。
科研写作与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本次工作坊活动邀请到了苏州市吴江区仁泽学校副校长俞平作《特殊教育个案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从观察到学术表达》主题讲座。俞校长结合多年研究经验,系统解析了个案观察的记录方法、数据分析框架及学术成果转化路径。她强调个案研究需扎根真实情境,既要关注细节,更要提炼普适性价值,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教学改进。
最后,工作坊主持人葛增国高度评价了本次研修活动的成效,并围绕工作室成员的教师发展与成长提出展望。他提出“基本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所有教师应扎实提升自身基本功,同时鼓励教师继续保持“研中学、学中行”的积极性,将自身发展与教学实践结合,共生共进。
本次工作坊研修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家引领与思维碰撞,为与会教师搭建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双向桥梁。未来,葛增国名师工作坊将继续深化“教研一体”模式,推动融合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支持。
文字:顾耘
图片:顾耘
编辑:融媒体
一审一校:张梦凡
二审二校:张丹
三审三校:汪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